2015年度国际发动机大奖公布,宝马1.5t三缸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一家独揽三项大奖,分别为年度最佳发动机大奖、年度最佳新发动机奖、1.4-1.8l组最佳发动机,而特斯拉纯电动力组合斩获最佳绿色发动机大奖。从国际发动机大奖这样一个较权威的评选来看,混合动力或者说新能源技术发动机已然开始为人们所青睐,未来也将成为一种大的发展趋势。
可能在四五年前,我们对新能源车的认知还停留在街上穿梭而过的无牌照电动自行车和仿造的老年代步车,我们没有想到一辆纯电动车可以做到像特斯拉model s那样充满设计感和未来感,也没有预料到后续的p850 那样的加速迅猛,我们无法想象一台源自宝马的超跑i8可以只用一台1.5t的发动机还能爆发出如此强劲的动力,我们更没有想到宝马也能造出一台有些逗逼元素在里面超贵增程式买菜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上提到的三种新车型代表了时下主流的新能源发展方向,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需要加以考量,那就是在中国,这三种车谁能更适应具体情况,更接中国的地气,毕竟在中国,很多国际汽车思维在这里是会水土不服的。
人们热衷于纯电动的model s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足够漂亮、性能足够好,无论开在哪里都能吸引足够多的回头率,所以在特斯拉开始预订之初,中国的很多行业骄子、意见领袖、土豪朋友们纷纷下单,一时间特斯拉仿佛成了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当然,它的售价也足够能体现身价,而它的车主一般不会只有一辆车)。然而狂热期之后,人们开始对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电动车出现了爱恨交加的情绪,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表现好的车价格普遍过高。二是续航里程和便捷充电依旧是个大问题。第一点很好理解,毕竟一辆技术成熟的纯电动车对各项投入是有足够高的要求的,所以价格较高也是必然,而续航和充电却实实在在成了中国消费者的梦魇。
为什么特斯拉在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口碑相当之好,这一点又得分两点说,在美国,也就是特斯拉的老家,特斯拉和其他品牌的快充电桩遍布全国各地,虽然美国与中国一样幅员辽阔,但是快速充电桩的全覆盖可以让特斯拉以及其他纯电车随时可以停车快速充电。欧洲的充电桩虽然不及美国多,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欧洲国家毕竟较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间距也不大,所以续航方面的问题也就变得不是问题。
而在中国,纯电动车的窘迫就在于,部分大城市拥有快速充电桩,而中小城市和高速服务区很少有快速充电桩,而我们并不是只天天在城市内两点一线,我们有时需要长途出行。这对纯电动车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辽阔的国家行驶来说,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谁也没有无聊到在高速服务区停下来等待七八个小时等待电池充满再上路,这对于拥有这些车的精英朋友们来说,时间的成本消耗就太过于严重了,而在城市中,即使安装一个普通的家用充电桩也需要与国家电网、小区物业、其他住户进行一一交涉,这也是其中比较尴尬的问题,当然也是阻碍中国纯电动车普及的主要壁垒,而这些因素导致了纯电动车在国内的接受度和增速比较一般。